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 - 臉部美容醫學網誌

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 - 臉部美容醫學網誌

Pico 與 Nano 雷射概述,涵蓋其特性、應用與優勢 - 楊浩康(Yeung Ho Hong)醫生

(Pico 與 Nano 雷射概述,涵蓋其特性、應用與優勢) © Photo by Khuram Naseem from Pexels.
透明質酸填充劑示意圖 - 楊浩康(Yeung Ho Hong)

Pico 雷射概述

Pico 雷射以極短的脈衝時間發射能量,計量單位為皮秒(即一兆分之一秒)。此技術旨在快速且有效地傳遞能量,將對周圍組織的熱損傷降到最低。

作用機制

  • 光聲效應:快速的能量釋放使色素(如刺青墨水或黑色素)破碎成微小顆粒,這些顆粒更容易被身體免疫系統清除。
  • 膠原蛋白刺激:能量同時刺激膠原蛋白生成,改善皮膚質地與彈性。

應用

  • 刺青去除:對多種顏色墨水有效,且療程次數較少,效果更快顯現。
  • 色素治療:針對肝斑、曬斑及炎症後色素沉著等狀況。
  • 皮膚回春:改善皮膚質地,減少細紋,提升整體膚色。

優點

  • 恢復期短:患者通常可在治療後不久恢復正常活動。
  • 療程次數少:相較傳統雷射,能在較少次數中達成顯著效果。
  • 多功能性:能有效治療多種皮膚問題。

Nano 雷射概述

Nano 雷射的脈衝持續時間較長,為奈秒(即十億分之一秒)。雖然速度仍快,但通常產生的是熱效應,而非 pico 雷射的光聲效應。

作用機制

  • 光熱效應:能量被目標區域吸收,產生熱損傷,破壞不需要的色素或皮膚異常。
  • 皮膚重塑:熱量刺激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生成,促進皮膚更新。

應用

  • 刺青去除:適用於刺青去除,但通常需要比 pico 雷射更多療程。
  • 皮膚重塑:有效治療青春痘疤痕、皺紋及皮膚質地問題。
  • 色素問題:可處理某些色素沉著,但對深層色素的效果可能不及 pico 雷射。

優點

  • 效果顯著:適合較深層的皮膚問題及較難去除的刺青。
  • 廣泛使用:為皮膚科長期使用且成熟的技術。

主要差異

  1. 脈衝時間:Pico 雷射以皮秒為單位,Nano 雷射以奈秒為單位。
  2. 作用機制:Pico 雷射利用光聲效應,Nano 雷射則以熱效應為主。
  3. 精準度與安全性:Pico 雷射普遍被認為更安全且更精準,副作用較少且恢復期較短。

結論

Pico 與 Nano 雷射在皮膚科治療中各有重要角色。選擇哪種雷射取決於特定皮膚問題、期望效果以及專業醫師的建議。Pico 雷射因其精準與高效率,特別適合用於敏感部位的治療,常被優先考量。

↑ Back to top